
6月2日上午,长治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长治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玉红介绍了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管理办法出台背景、政策待遇及经办管理服务。
病种数量更多,保障范围更广
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项目主要分为住院费用保障、门诊慢特病费用保障、个人账户等。其中,门诊慢特病是指临床诊断依据明确,治疗费用较高,必须定期或长期治疗,但不需要住院治疗,主要通过门诊形式治疗的慢性疾病。
截至目前,长治市参保职工总人数为701806人,享受门诊慢特病待遇32668人,占参保职工总数的4.7%。
2022年3月30日,长治市医疗保障局会同财政、卫健部门,制定出台了《长治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管理办法(试行)》,从今年4月1日起实行。
新的办法在病种数量、报销比例、用药和检查范围、申报材料要求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保障范围更广,更多的慢特病参保患者将从中受益。
报销比例提高,受益面更大
新《办法》执行全省统一的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和准入(退出)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参保职工门诊保障待遇,此次政策调整,在保障原有职工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基础上,将门诊慢特病病种数量由原来的22种增加到45种。
新增的病种包括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癜风、银屑病、系统性硬化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亢进)、干燥综合征(舍格伦)、心脏瓣膜病(器质性)、股骨头坏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支气管哮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化脓性)、脉管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炎症性肠病、癫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氟骨病、大骨节病、克山病等23个病种,其中一类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共9种,二类门诊慢性病共36种。
新列入的病种保障范围更广,能更好地满足参保患者的就医需求,切实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政策调整后,参保患者在选定的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政策范围内费用,由职工医保统筹基金和患者按比例分担,不设起付线,与住院待遇合并计算执行同一年度支付限额。一类门诊慢特病实行按项目报销,报销比例由原来的80%提高到85%。二类门诊慢性病实行限额支付管理,报销比例由原来的70%提高到75%。
精简申报材料,优化经办服务
新办法实施后,门诊慢性病的申报、初审等流程在具有资质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即可完成,参保患者申报时需提供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出具的住院病历复印件,重性精神疾病放宽至一级专科医疗机构。没有住院病史或住院期间申报的,持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12个月内疾病诊断证明、门诊病历及相关检查检验报告能够证明病情,且符合准入标准的,可不再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方便参保患者申请慢性病待遇。
长治市直参保职工可以到指定的12家市直定点医疗机构慢特病专门窗口申报门诊慢特病,分别是:长治市人民医院,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省长治市中医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长治市第三人民医院,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医院,山西长治淮海医院,山西长治惠丰医院,长治市清华机械厂职工医院,长治市北大医疗潞安医院有限公司。
其他县区参保职工可向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指定的医疗机构申报门诊慢特病待遇;已办理异地安置的参保职工在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申请慢特病待遇。
扩大用药检查范围,规范诊疗方案
按照“临床必需、因病施诊、合理用药、基金可承受”的原则,确定了城镇职工门诊慢特病用药检查项目支付范围。
同时,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达格列净片、罗沙司他胶囊等63种协议期内国家谈判药品纳入长治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用药范围,并执行相应的限定支付范围和支付标准。
相较以往,部分病种用药范围及诊疗项目范围均有所扩大,有助于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