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丨沁县:规模种植豆角 带动村民致富
     2022-06-22 15:24 1586
豆角种植“钱”景好
沁县杨安乡规模种植豆角1200亩带动村民致富
“农家五月无闲人,插完秧苗又种豆。”走进沁县杨安乡青山掩映,大树苍茂,矮草葱茏,一条宽阔笔直的油路直通村里,沿着紧邻种植基地的公路一路向前,远远望去,映入眼帘的是油油翠翠的豆角苗,村民们正忙着在架杆,整整齐齐排列的杆上纵横交错系了细绳子加以稳固。

图片


杨安乡多年来以种植玉米、高粱等传统作物为主,没有其他主导产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抓手,通过入户走访,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等方式,大力宣传富民产业政策,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引导村民因地制宜种植豆角等经济作物。

图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改变了当地村民的传统种植观念,还促进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我们从6月2日开始在这里架杆,一天能挣100多元,都是当日就结算。周边屯留、襄垣的村民也过来架杆、绑杆。”柳沟村村民连庆梅一边捆杆,一边开心地说。

图片


在与农户交谈中得知,目前市场上的豆角平均价格是2至3元。种植玉米、小麦一亩地最多产1000斤粮食,也就卖个1000来块钱。而一亩豆角亩产大概能有2000斤,一斤按2块算,一亩地就能收获近5000块钱,经济效益是种玉米、小麦的5倍,并且生长周期还短,3个月就可采摘出售,坐在地头粗略算上一账,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在对比种植玉米与种植豆角带来的收益时,明显能看到说起豆角时村民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意。
豆角种植仅仅是杨安乡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高效农业,还有葡萄等特色种植,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全县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杨安乡紧抓县委、县政府‘一城两地三强’发展战略,在激发干群干事创业,打造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上下功夫。目前,围绕松交、杨安、许庄、柳沟沿河两岸种植旱地蔬菜1000余亩,该产业见效后,将带动200余户农民户均增收300元。”杨安乡书记申震雷信心满满。
一个个接地气的产业项目让村民们看到了拔除“穷根”奔上致富路的希望,庄稼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这儿,自然生长与人工种植得到了完美融合,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发展。

来源丨沁县融媒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

相关新闻

平顺县:加速推进“三路、三园、三桥”项目 建设宜居“大县城”

6.22 1604

武乡县:“红色文化圣地”换新装

6.22 1658

省消防救援总队山岳救援实训基地在长治市挂牌

6.22 1731

为长治人定制的APP
下载查看更多资讯

在APP中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