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通大医院
长治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体检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蔡丽萍主讲:“治未病”与冬病夏治。
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五
什么是“治未病”
简言之,就是提前预防疾病,注重日常的预防保健,使大家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说,圣人不是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渴了才去挖井,战乱发生了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
“未病”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未病”为“无病”,即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其次,“未病”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群约占全球总人口的七成(70%)。这些人经常有些不舒服,但各种检查又达不到疾病诊断标准。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持续发展下去,就很可能衍变成疾病。
其三,“未病”为已病而未传。即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根据疾病传变规律,易影响到其他器官,加重病情。
治未病宗旨:未病先防,既病早治,已病防变,瘥后防复。
“治未病”服务的人群:
(1)是健康人,通过中医体检辨别出的中医体质偏颇者,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
(2)是亚健康人群:体能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
(3)是病前状态人群。常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
(4)是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患有相关疾病,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5)是其他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寒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疾病。此类疾病都有虚证、寒证的共同特点,患有“冬病”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采取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以求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疗法,即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难治的一些疾病在夏天三伏天进行一些中医的内治与外治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冬病夏治包括针灸、穴位敷贴、中药热敷、中药浸泡、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多种方法,在临床上,以穴位贴敷(即三伏贴)最为普遍。
三伏贴是在三伏天对穴位进行药物贴敷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的外治法,是天灸的一种。因其简便易行,疗效显著,故而受到大家的推崇,因此每年伏天全国的中医院都呈火爆场景。
三伏贴适合什么疾病
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目前“三伏贴”主要用于治疗中医辨证为虚寒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等患者,以及怕冷、怕风、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骨关节疾病(痹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老寒腿等。还有小儿、妇科等疾病。
节目预告
7月9日(星期六),主讲人: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朱秀兰。
朱秀兰,皮肤一病区主任,主任医师,美容皮肤科主诊医师,山西省皮肤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长治市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女医师协会长治分会委员、山西省卫计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骨干精英人才,荣获“山西省优秀医师、最美太行医师”称号。从事皮肤科工作20余年,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学习。对皮肤病理诊断及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变态反应性疾病(湿疹、荨麻疹等)、色素性疾病(白癜风、黄褐斑等)、痤疮、过敏性紫癜等血管炎类疾病。
来源:薛茜、李汉文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