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脏超声可以看肝脏大小形态以及回声能够检查比如肝囊肿、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肝脏超声有时会直接显示脂肪肝等检查结果,有时候是一些医学术语,如何看懂肝脏超声报告?有如何应对呢?
正常的肝脏超声可显示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回声均匀、血管纹理清晰、CDFI: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等信息;腹部超声检查时,还会显示肝、胆、脾、肾未见明显异常的总结信息。
(腹部超声报告)
(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二、肝脏超声报告上的医学术语有什么意义?
1.肝实质弥漫性改变
出现这个描述,可能是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等,但是少部分正常老年人的肝脏超声也会提示慢性弥漫性肝损害。
不过出现这个结论先不要着急,这并不是疾病严重的标志。肝病是否严重,还要看包括肝功能在内的多项指标,并结合临床表现才能确定。
2.高/低回声结节
肝脏高回声结节,大部分见于肝脏良性肿瘤,如肝脏血管瘤。
肝脏的低回声结节,最常见的就是小的肝囊肿,在影像学上表现是边缘光滑的囊性肿物,内容物是低密度的影像。
3.肝边缘不光滑
正常肝组织边缘光滑整齐。当显示肝边缘不光滑时,可能提示是肝硬化、血色病(遗传性血色素沉着病、继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仅靠不光滑这一结果并不能直接辅助判断肝脏疾病情况,需要通过肝脏密度、是否有萎缩等情况进一步判断,必要时进行MRI等检查。
4.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
肝内多发低密度结节,这是一种肝内多发肿瘤占位病灶的描述,良性疾病包括肝囊肿,不均质脂肪肝,肝脓肿,肝血管瘤,肝腺瘤,肝硬化结节等。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这些疾病在上腹部的CT平扫中都表现为低密度影。
5.肝强化灶
肝强化灶可能是患有肝血管瘤,属于常见的良性肝脏肿瘤,也有可能是肝实质细胞在炎症后留下的瘢痕。
部分患者是先天发育异常造成的,也有部分患者是激素刺激影响导致的,主要发生在腹部。
6.肝实质回声增强、增粗
说明有肝脏细胞受损、变性的情况,需要结合肝功能检查、肝纤四项检查和临床表现来判断具体情况。
7.肝内部光点分布欠均匀
肝脏的超声提示肝内的强光点一般为钙化或者肝内胆管结石,肝细胞可能有损伤或是硬化表现。
8.肝门静脉变宽
肝脏细胞大量变性坏死纤维化,则渐渐出现肝硬化,此时肝门静脉可变宽,正常是小于 1.3cm,大于 1.4cm 就应属偏宽了,但要综合分析。
三、肝脏超声一般会显示哪些疾病?
1.脂肪肝
一般“脂肪肝”会直接出现在腹部超声报告中,另外还可能有肝脏回声增强字样。
脂肪肝是由于肝脏细胞脂肪过多贮积和脂肪变性,脂肪堆积过多超过肝脏细胞承载范围,会导致肝脏细胞破裂死亡,引发脂肪性肝炎。因此查出脂肪肝,还要结合肝功能检查,如果脂肪肝患者肝功化验中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 谷氨酰转肽酶(GGT)中的一项或几项处于长期升高状态,可能已经发生脂肪性肝炎了,需要就诊寻求专业判断。
防治脂肪肝怎么做?
目前针对脂肪肝没有特效药,因此早期防控、改善生活方式十分重要。
1、控制饮食:增加新鲜蔬果、优质蛋白食用量,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
2、规律运动:每天坚持中等量有氧运动30分钟,每周5次,或者每天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每周3次,同时做 8~10 组力量训练,每周2次。
3、定期体检:每年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肝囊肿
肝囊肿是肝脏的良性病变,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如果囊肿过大,或对肝脏造成压迫,会出现肝大、右上腹不适、餐后饱腹感、食欲减退,腹胀、腹部钝痛及腹部包块等情况。有的囊肿还会合并囊内感染,患者继而会出现发热、腹痛等情况。
检查出的小囊肿,没有症状,一般不用处理,按照医嘱定期随访复查即可。
如果囊肿较大、压迫症状明显,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出现感染、囊内出血、囊液有胆汁者可行开窗术后置管引流。
3.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也是一种良性疾病,小的且无症状的肝血管瘤按医嘱只要随访定期观察,不会威胁身体健康,也无需手术治疗。
但是和肝囊肿一样,如果肝血管瘤过大、压迫到附近的组织器官了,也会有腹胀、便秘等不适症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4.肝血管肉瘤
如果检查出肝血管肉瘤,一定要引起注意!这是一种恶性病变,而且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检查都可能显示正常。比较罕见,占肝脏原发肿瘤的0.5-2%,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可能与长时间接触砷剂、二氧化钍,酒精性肝硬化相关。
5.肝硬化/肝纤维化
肝脏超声并不能直接显示这两项疾病,但是会有回声实质性增粗等描述,这时候需要结合肝纤四项等检查综合判断。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