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沁县红旗小学的郭瑞霞老师每天都会提前到校,扫地、拖地、整理每一张办公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常。郭瑞霞始终认为助人是快乐之本,是一种美德,能为他人多办点好事,多帮一份忙,就多一份快乐,社会就多一份和谐。
刚刚接手五年级时,郭瑞霞就发现一个小男孩显得很特殊。他叫张晨光,看上去聪明伶俐,但是课堂上却心不在焉,没有主动回答过一次问题,没有按时完成过一次作业,身上的衣服经常是脏乎乎的。经过与张晨光谈心得知,他父母在外地打工,把他留在了“小饭桌”。考虑到孩子的安全,郭瑞霞便与家长取得联系,把孩子接到了家里和自己的儿子同居一室。长达两年的时间,郭瑞霞扮演了一个母亲的角色,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爱,坚持给他洗澡、洗衣服;做他喜欢吃的饭菜,并要求儿子主动与他玩耍;晨光比她的儿子大两岁,但个头差不多,于是每次买衣服都是一模一样的,带出去玩的时候总有人会因一对“双胞胎”投来羡慕的眼神,儿子也亲切地喊他为哥哥。在学习上,针对张晨光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补课计划。每天晚上郭瑞霞都会亲自给晨光辅导作业,从乘法口诀到列竖式计算、从分析问题到独立解题,再到拓展延伸,一步一步把学习成绩赶了上来。如今,张晨光已经参军,只要回来探亲一定要到郭妈妈这里住几天。1997年5月,郭瑞霞结婚生子。由于夫妻两地分居,再加上工作繁忙,不得不聘用保姆崔妈妈帮着照看儿子。崔妈妈因早年丧夫,独自生活,孩子们工作忙不在身边,郭瑞霞从一开始就把她当作自家人一样对待,同吃同住,家务事共同承担,生活上给予帮助。2013年,崔妈妈家里突发变故,大儿子因病去世没多久,二儿子也因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崔妈妈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郭瑞霞便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帮崔妈妈和她的二儿子垫付医药费,并且守在病床前寸步不离地照料。出院后,郭瑞霞便把崔妈妈接回自己家里悉心照料,耐心进行心理疏导,只要下班回来就陪崔妈妈聊天,一起做家务,直到崔妈妈从丧子之痛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这样持续了一年半才被女儿接走。“有困难,找老郭。”这是流传在红旗小学教师中的一句话。因为她懂电脑,会做课件,所以学校只要有谁要制作课件,或者有电脑方面的难题,第一个想到就是她。不管多忙,她都不会拒绝,白天上课没时间,就用夜晚休息的时间为老师做出所需的课件。在办公室里,不管谁的电脑出现问题,总会看到她的身影,敲击键盘、埋头插线,从无怨言,之后拍拍手说道:“好了,没问题了”。哪个班里的多媒体坏了,她总是积极去维护,谁有困难找到她,她总是笑着说:“交给我吧。”作为一名骨干教师,郭瑞霞在学校真正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从导学案和教学思路的设计、课堂教学的组织、作业的设计以及学困生的辅导,甚至是与家长的沟通,只要年轻教师提出问题,她都会不厌其烦地辅导讲解,甚至亲自做示范课。只要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总会出现她的身影。作为学校的宣传委员,她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效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