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沁县县城主要街巷名称修改方案
(征求意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一城两地三强”战略,雨污分流、线网入地、车辆管理、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强城”举措,推动城市功能和服务水平迅速提升。但地名管理滞后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南新区规划建设。迫切需要对县城主要街道名称进行调整。根据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要求,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深入调研,提出以下方案:
一、命名重点
本次命名重点是新规划的城南新区、老城区主干道,及建成区部分街巷。主干道为三纵五横一襟带,其中第五横位于城南中心区域,一襟带指滨河景观路,其他三纵四横已具雏形。
二、命名原则
三条原则:一是依据是《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反映当地地理、历史和文化特征;尊重当地群众意愿,方便生产生活”。十米以下称巷,十米以上称街和路,六十米以上称大道、大街。二是立足千年古县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山魂水韵的自然特色,强调街巷名称有故事、有出处、有特征。三是立足长远,面向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这次更名,对一些生命力短暂或关联性差的街巷名予以更改。
三、命名过程
本次命名活动先后持续半年之久,先后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三次,邀请参与调研的有在民政局、国土局、交通局、城建局担任过主要领导或主持过城市规划的老同志,有现职文史研究、文化学者、文学作家,有老城区原居民,有在外乡亲,有现职从事文秘工作的青年干部,有中学老师,参与人数共计70多人。采取集体商议——分众调研——个别执笔—— 集中研讨的办法,形成建议方案。 下一步,面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公开征求意见。
四、命名方案
更名重点为主干道、次干道和部分需要更名的街巷。本方案一律注明原名称、变更后名称和变更依据。
(一)三纵(南北主干道)
1、沁州路名称保持不变,分北中南三段:中心站北为沁州北路,中心站至长江街路口为沁州中路,长江街口至段柳村为沁州南路。(沁州城为千年古城,历史902年);
2、人民路、胜利路合并,延伸至青屯村交208国道,贯穿新旧城区,更名为铜鞮路。十字街北为铜鞮北路,十字街至长江路为铜鞮中路,长江街口至208国道为铜鞮南路。铜鞮南路可称铜鞮大道。(铜鞮为沁县古代称谓,铜鞮县历史1882年);
3、208国道穿城段更名为梁城大道或阏与大道,北至高铁连接线,南至青屯,以西良基和卢家岭划分北中南三段;
(段梁城为春秋地名,现有梁址、段址、梁家湾、二梁山等历史遗址。也可名为阏与大道,境内有阏与之战和东周古墓群遗址)
4、曲苑北路、曲苑南路合并,更名为漳源路,以文化馆十字分南北路。(该路为半截路,没有纵贯南北,命名漳源路原因是我县为浊漳河西源头,有地理上的代表性,西濒临西湖,北临北海);
以上三纵,是城区主框架,均用沁县历史上的古称谓,有历史纵深感,颇具纪念意义。
(二)五横(东西主干道)
1、友谊街更名为拱极门大街,分西中东三段:中陈村至208立交桥为拱极门西大街,208立交桥至沁州路口为拱极门中大街,沁州路口至小河村为拱极门东大街。(依据为古州城北门为拱极门);
2、东风街、红旗街、红旗西街(至208公路)合并,改名临漳门大街,以文化馆和中波台十字分为东、中、西街(依据是沁州城西门为临漳门);
3、育才街、宣化街合并,更名为迎和门大街,以医院十字口分东西街。(依据原州城南门为迎和门);
4、长江街更名为沁阳驿大街,南湖改为沁阳湖,规划建设的至208段为沁阳驿西大街(依据是古代在此设驿站为沁阳驿,也称乱柳塞,为上党至晋阳六大要塞之一);
5、新区规划东西方向大街命名威胜军大街,贯通沁州路至208国道。(依据是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在乱柳石围建威胜军城,是沁州城前身。)
以上五条大街,是城区主框架,均以有历史文化痕迹的特殊称谓来命名,既可观照历史,又能审视未来。
(三)一襟带(滨河景观路)
包括已建成的环湖路、苏式一条街,和正在建设的链接廋西湖(谏苇湖,源自女谏水和苇池水)、北海的旅游路,以及城南规划区滨河的道路,由北到南,曲折蛇行,紧紧依傍着漳河水和一连串湖水,这条观光路命名为闻莺路。(古八景之一的“乱柳啼莺”,是漳河水沿岸的风景,莺歌燕舞,自古闻名)
(四)城南新区规划街道
城南新区位于育才街以南,规划主干道为“三横三纵半环”,三纵以上方案包括,其他街巷命名方案如下:
1、新城路(即第五横)命名为威胜军大街;
2、外环路(半环型干道)命名为檀山路;
3、经一路(南北干道)命名为铜川路(铜川学校东);
4、纬二路(东西主干道)命名为洪渠街;(古有洪渠桥);
5、站北路(东西向次干道)命名为花园街;(这一带曾叫花园川);
6、站南路(南北次干道)命名为柳营街;
7、纬三路(东西向)命名为德威路(后唐周德威潞州之战屯兵军营所在);
8、环沁心湖(两条)分别命名为滨河路、星湖路(新建湖命名星湖);
9、纬四、五、六路(东西向),经二、三、四路(南北向)暂不命名。
(五)建成区需要更名的街道
1、文兴巷更名文兴街(吴琠祠堂、吴家巷原址南,旧时为文兴街);
2、富民巷更名广佑街(清代该巷道名广佑街);
3、兴隆巷更名兴隆街或仁让街(清代城东北为仁让约);
4、朗润花园小区以西新建道路命名为西湛路(处西湛村原址);
5、北海至沁州北路东西向道路命名柳泉街(北寺上有柳泉,也名莲花池,为古代送别亲友的长亭);
(六)建成区需要更名的巷道
1、广北道,改为环翠巷或三元巷,此巷道古代为城北官道,跨越两条河,分别是环翠河、曲峪河(一眼桥、两眼桥)。官道上有三元店、万义店;
2、延瑞巷更名环翠巷;
3、北川道改为寺圪廊巷,因地处大悲寺(永庆禅院)原址上;
4、北交道改名万义巷(因古有商铺万义店);
5、广殊道改为湛泉一巷、湛泉二巷(位于湛泉山下) ;
6、金硕小区(通往208)南巷命名为白衣庵巷;
7、自来水公司西巷命名为桥东巷;
8、西渠上官道上巷命名官道巷;
9、龟山坪至迎春河的巷道命名为龟山北巷、龟山南巷;
10、南关党群中心前巷道命名为银河巷;
11、通往六中的道路命名驻跸台巷。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参与讨论,提出积极地建议和意见。意见和建议要具体,提出命名意见并说明理由。
请将修改意见发至zgqxxcb@163.com
2022年12月6日
来源:沁县融媒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