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九寒天,气温骤降。但沁州黄镇小东岭草莓种植基地却是生机盎然、温暖如春。走进棚内,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一垄垄整齐的绿苗上缀着鲜红的草莓,犹如一颗颗深红油亮的玛瑙,透出春的暖意。
游客们趁着闲暇时光,来这里体验草莓采摘的乐趣。陈琼带着孩子们来这里采摘新鲜草莓,不一会儿,手里的篮筐就冒了尖。她告诉记者:“这儿的草莓特别大,特别甜,快过年了,我带着孩子们来采摘一下,感受劳动成果,感觉挺好的。”
据了解,该基地由小东岭村集体投资建设,三个棚总投资120万元。项目规划建设种植草莓2万株,正常年生产销售绿色草莓15000斤,实现销售收入30多万元。主要以生产冬春草莓为主,是集品种引进、土壤改良、栽培管理、采摘观光于一体的设施品质草莓种植示范园区。
草莓品种优良、棚内管理科学,从12月份到五一前后都将是草莓采摘的旺季。小东岭村党支部书记闫凯凌告诉记者,草莓成熟上市这段时间,每天都有游客开车过来摘草莓,草莓根本不愁卖,这样减少了我们人工和运输的成本,收入也提高了。他还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草莓的口感与品质,我们主要采用绿色有机类的种植模式,咱家草采用蜜蜂授粉,这样的草莓果形特别好,口感也甜。”
陈彩琴是有小东岭村村民,在这里工作三个月了,她告诉记者:待遇很不错,一天能挣80块钱,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摘草莓和疏花疏果,也挺轻松的。”和陈彩琴一样的固定打工者大约有20余人,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小东岭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按照规模化、特色化、绿色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草莓这一特色农业,依托草莓示范基地辐射全镇,带动周边形成产业群,如今,草莓产业正日益成为该村的特色富民产业。
来源:沁县融媒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