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柟多多旅行期间在朋友圈“打卡”(截图时间为5月4日)
柟多多今年30岁,大学时就爱旅游,在许多省市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工作后,每逢假期他依然会外出旅行。今年4月初,柟多多萌生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利用“五一”假期,登遍华夏五岳。
出发前,柟多多摸排了前往各地的列车和公交车次表,确定了详细的计划表。“我还是比较相信中国的铁路和公交,感觉可以让我圆满执行全程计划。”
朝登山夜赶车,一天登一峰,柟多多最终完成了“‘五一’五岳”之旅。他说自己平时一直坚持锻炼身体,所以身体是可以接受的。但因其旅游计划强度较大,他并不主张网友轻易模仿。
他还表示,中国的基建真的特别牛:“有这样方便的交通,我才能有这样的行程。”
对此,网友纷纷表示认同,正是因为国家有发达的基建和铁路网,“五天打卡五岳”的旅行才能实现。
@知麻堂:没有国家现在的基建,根本不可能在五天内完成这个计划。
@cc--yy:我四天跑了2省4个城市,由衷感慨,有高铁真好!
△贵阳,高铁沪昆线、贵广客运专线、贵开城际客运专线的隧道和桥梁交织在一起。
▼面对大海 也有决心横渡汪洋
舟山跨海大桥由5座桥和连接它们的公路共同组成。这个全世界最大的陆岛联络工程横跨4座岛屿,翻过9个涵洞,穿越2个隧道,总长接近50公里。
跨海大桥让舟山从陆路交通的末梢变成了区域交通的枢纽。如今,舟山群岛上的跨海大桥仍在延伸。
海面之下,也有“基建狂魔”的足迹。5月1日,全长约5.1公里的大连湾海底隧道正式通车。这是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从技术难度上来讲和港珠澳大桥并驾齐驱。
大连冬季气温极低,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施工的难点之一。建设者成功研制出的寒冷地区百年耐久性高性能海工混凝土,完全满足隧道主体在寒冷水下100年的使用寿命,成功填补了行业空白。
△大连湾海底隧道北出入口(上图)与海底沉管行车道(下图)。
中国基建人,到底有多牛?
“基建狂魔”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个朴实而善良的劳动者。哪怕是最艰难、最危险的地方,都有他们缔造“基建奇迹”的身影。
重庆武隆,渝怀铁路上方,几百米高的山体被脚手架包围,许多建设者在垂直的峭壁上作业,为危岩体增设防护设施。脚下是悬崖,耳畔是狂风,一吊就是五六小时。
海拔近3000米的山体内部,中国的建设者们进行着一项异乎寻常的超级工程——打通天山胜利隧道,修建一条穿越天山的高速公路。它不仅突破了隧道长度纪录,还要穿过16个地质断裂带。利用硬岩掘进机,建设者以每月300多米的速度掘进。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沙漠公路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平沙山、战荒野,操纵着30余台大型推土机正在高大的沙山中纵横往返,将巨大的流动沙丘依次推平成路基。
三峡能源四川金阳风电场,建设者们运送长75米、重19吨的风机叶片上山。不仅在盘山路上连转上百个急转弯,更要克服极端严寒、高原缺氧、大风暴雪等恶劣环境的影响。仅一趟,就需要半个月。
每一条通车的路,每一座贯通的桥,每一盏亮起的灯,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
无论白昼黑夜、寒冬酷暑,他们坚守建设一线,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向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基建人致敬!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