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小明一家三口可谓“破事”连连:
● 妈妈在做饭时,被刚刚切了生肉的菜刀割破了手指,鲜血直流……
● 爸爸在修窗户,不小心小腿被铁锈划伤,伤口不大,但还挺深……
● 小明在学校和同学打闹,居然被同桌咬破了手臂,留下一道血印…
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1:他们三个人,谁要去医院打“破伤风针”?
问题2:要去医院打针的人,到底要打哪种“针”?
这两个问题,你都知道答案吗?
有的人可能对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并不在意——这点小伤口,不去管它,可能自己就好了,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有的人却恰恰相反:受伤后,立刻把伤口包扎好,怕伤口被风吹着,发生“破伤风”……
其实,这些做法都不对!
破伤风并不是“风”,而是一种由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通过伤口侵入人体,在伤口中繁殖,产生“外毒素”,最终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改变的疾病[1]。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不要小看了这个杆菌,它可是个不怕烫、不怕死的“狠角色”。
在环境中,它有极强的存活能力,被开水煮沸整整1个小时也可以活下来。
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的病死率高达30%~50%,也就是说,10个人发病,其中3到5个人会死亡。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理,病死率甚至可以接近100%[2],堪比狂犬病!
破伤风发病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肌肉强直和肌肉痉挛,而且通常最先受影响的是面部的肌肉。
咀嚼肌和表情肌痉挛,会让患者牙关紧闭,让人觉得似乎在“苦笑”,但其实十分痛苦。
破伤风发病后的牙关紧闭(左)和苦笑面容(右)[3]
而颈部、背部、腹部和四肢的肌肉痉挛和强直,会让患者把身体弯成一道弓。
接着,咽肌痉挛,会导致喉头阻塞、吞咽困难、呛咳;膀胱括约肌痉挛,会导致尿潴留;呼吸肌和膈肌痉挛,会造成通气困难和呼吸骤停,直至死亡……
一句话:身上的每一块肌肉都不是自己的了!
此外,破伤风杆菌还会破坏神经系统,导致心律不齐、脱水等。
破伤风杆菌并不是一种罕见的细菌,它其实无处不在。
在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的粪便中,都可能有大量的破伤风杆菌的芽孢。
不过它也有一个“致命缺陷”——怕空气。
它是一种厌氧菌,在空气中无法长期生存,只能藏身在上面这些脏脏的、“与世隔绝”的地方。
一旦进入到“小而深”的伤口,形成“无氧”的环境,休眠状态的芽孢就会转变成活跃的破伤风杆菌,释放毒性极强的“破伤风痉挛毒素”,造成巨大的危害。
所以,是否容易感染破伤风,主要取决于伤口的类型[4]:
● 不容易感染破伤风的伤口(清洁伤口),包括:
1. 开放而部位暴露的伤口:比如四肢、脸部的伤口;
2. 受伤后立即(6小时以内)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比如被清洁的刀片割伤。
● 容易感染破伤风的伤口(易感伤口),包括:
1. 容易形成厌氧环境的伤口,比如被钉子、钩子穿刺而形成的窄而深的伤口;
2. 被泥土、粪便、垃圾或其他物品污染的伤口,比如肛周脓肿、直肠溃疡等患者的伤口;
3. 腋窝、腹股沟、会阴等较“隐私”和定植菌较多部位的伤口;
4. 大面积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的伤口,比如枪伤、冻伤、烧伤等;
5. 同时被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6. 受伤后6小时没有处理的伤口等。
事实上,真正含有破伤风成分的“针”,一共有三种[5]:
①破伤风抗毒素(TAT):来自马血清,接种前需做皮试,有过敏风险;
②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来自人血清,适用于对TAT过敏的人;
③破伤风类毒素(TT):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如百白破疫苗、破伤风疫苗等。
其中,①和②起效快,可以中和破伤风杆菌释放的外毒素,主要用于受伤后破伤风的治疗和应急预防。
不过,它们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和释放外毒素没有影响,只能相当于“突击队”或“先锋队”。
而③是含有破伤风成分的疫苗,起效慢,但可以让人获得对破伤风的持久免疫力,是可以长期预防破伤风的“大部队”和“主力军”。
受伤后,要不要去打破伤风针,怎么打破伤风针,可以采取“两步走”[5-6]:
第一步,识别伤口&伤口处理。
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果伤口较深、损伤较重或严重出血,还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专业的外科处理。
同时,根据上面的方法,判断伤口是“清洁伤口”还是“易感伤口”。
第二步,弄清“破伤风疫苗”的免疫史。
如果在5年内,你打过3针破伤风疫苗,那么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很高。
这个时候,任何一种伤口,都不需要再打上面说的①②③。
打过3针超过5年但还没超过10年的,清洁伤口,不需再打;但非清洁的伤口,需要打一针③破伤风疫苗。
超过10年没打过破伤风疫苗的所有伤口,则需要全程接种③破伤风疫苗(共3针)。
大多数的成年人,都已经记不清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全程打过破伤风疫苗,那么就需要根据伤口类型,来决定是接种③,还是“③+① / ③+②”。
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规范地全程打疫苗的话,会接种4剂百白破疫苗和1剂白破疫苗(6周岁),所以,在11岁以内的任何伤口,都不需要额外再去打含破伤风的“针”。
如果在全程打过含有破伤风的疫苗后,每10年加强接种1针破伤风疫苗,那么在生活中意外受伤,也不需要再额外去打破伤风针。
具体怎么做,我们给你整理好啦,快快保存并分享给亲朋好友们吧!
来源:央视网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