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就把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深深刻在自己心里,并时刻用它来警醒自己。”谈起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从教28年的王鹏若有所思地对记者说。
王鹏,是长治市潞州区太东小学的副校长。而他走上教师岗位,当一名人民教师,却是受父亲的影响。“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师。小时候就觉得,父亲就像一个移动的大宝藏,每天都能听他讲各种有趣的历史故事、文人趣事。”王鹏回忆说,正是那些故事浸润了自己的人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小小的种子——要和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丰富故事的老师。
而后,随着王鹏渐渐长大,看到老师们在讲台上挥洒自如,他由衷地感慨。“随着粉笔击打在黑板上叮叮咚咚犹如鼓点的声响,黑板上就神奇地出现了各种图形、符号,当我疑惑不解时,老师总能清晰明了地帮我理清思路,领我走出迷雾。”王鹏说,那时候老师在他眼中就是智慧的化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也更坚定了他长大要当一名老师的想法。
从1995年走上讲台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至今,王鹏凭借着对科学教育的热爱,孜孜不倦教书育人。28年来,他在三尺讲台挥洒知识和热情,在科研领域醉心执着前行,取得了累累硕果。先后获得了中国教育学会科学分会优秀工作者、长治市优秀辅导员、长治市模范教师、长治市实验教学能手、多次荣获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等荣誉,撰写的《融洽“主导”“主体”关系,创设“乐学”氛围》等论文获山西省教育学会一等奖,并承担了潞州区教育局组织的全区小学科学教师新课标培训、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操作培训的工作。
面对取得的成绩,王鹏淡然处之,他说:“我只不过是在履行一名教师的职责,教师这份工作就是一份良心工作,作为教师要爱岗敬业,只有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事业来做,才能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面对来访的记者,王鹏真诚地表达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深情。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为广泛,教师的知识储备面临“缺氧”,教育教学方法受到了挑战。
“要适应时代要求,要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自己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教学内容,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王鹏告诉记者。为此,王鹏通过聆听专家讲座、与同行教师探讨交流,教学中不断摸索,课后认真反思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研究科学教学实验、教具改进,在教学中总结了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本着科学促教研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王鹏还多次辅导学生参加区级创新大赛活动并获奖。“这不算什么,作为教师,只有学识渊博才能尽可能地满足学生需求。”谈及对教学和科研的认真与执着,王鹏低调谦和地说。
平心静气显风采,和风细雨润心田。王鹏28年的从教生涯无疑是充实的,“教书育人,献身教育”这份崇高的使命让他无怨无悔,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照亮着孩子们的前程,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他将继续倾注他的爱心,奉献他的无悔热血,并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来源:潞州新闻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