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郭红枝,医师杨悦榕主讲: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早期识别和家庭干预。
出诊时间
周一到周五
什么是小儿运动发育迟缓
正常婴幼儿的运动发育遵循以下规律:大运动发育口诀:二(月龄)抬、四翻,六坐,八爬,十站,周会走,二岁跑,三岁独脚跳。精细动作发育口诀:二玩手,五抓手,七换手,九对指,1岁乱画,二岁折纸,三岁搭桥。
小儿运动发育迟缓,就是指小儿的运动达不到正常发育里程碑要求的内容,也就是说孩子的运动能力与同年龄孩子的运动能力相比较为落后。我们简单举个例子,比如,3个月竖头不稳,6个月不能翻身,9个月不会独坐,12个月不会独站,18个月不会自己独走,这是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而3个月眼睛不能追着物体看,6个月不主动用手抓东西,12个月不会捏取物体,这些是精细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
如何早期判断小儿运动发育迟缓
这里呢我们简单给出几个特征性的症状,尤其是对6个月内的宝宝,父母一定要重视这几个月的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以下任何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儿童康复科就诊:
1.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这是肌张力低下的表现,在1个月时就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应注意重度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的发生。
2.身体发硬:这是肌张力增高的表现,在1个月时也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应注意脑瘫的发生可能。
3.固定姿势:比如有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这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导致的。
4.(手握拳):如果4个月手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只有一侧上肢存在此现象,要高度重视偏瘫发生可能。
5.(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身体不对称,要重视脑损伤可能。
6.(头不稳定):如果到了4个月俯卧还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怀疑脑损伤可能。
7.(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要注意智力低下或脑瘫可能。
8.如果是虽然会走,但因为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导致足内、外翻,O或X型腿,尖足,走路异常姿势等,也属于发育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发现宝宝运动发育迟缓怎么办
一定要早期干预,小儿出生后最初半年内,脑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薄,神经髓鞘还没有完全形成,脑损伤所致的运动发育障碍处于初级阶段,异常姿势及肌张力异常尚未固定化。早期干预治疗促使损伤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功能得到较为有效的代偿。早期干预包括促进抗重力的正常姿势反射和肌张力训练;纠正异常姿势反射,预防关节的畸形和肌肉挛缩;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等方面。早期干预可以减少高危儿神经发育障碍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开始干预的年龄对于干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生后第一年最为重要。只要发现异常,而且有高危因素存在,多早康复都不为过。生后第一年是改善以及避免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的“黄金时间”,如果能够给予足够的良性刺激,可促进损伤脑细胞的修复,激发大脑的潜在代偿能力,从而有效地补偿高危因素所造成的脑损伤。当然,1岁以后进行康复,特别是3岁以内也是脑发育的关键期,甚至6岁以内都有一定的效果,因为此年龄段内脑神经发育才能基本发育完善。
节目预告
1月6日(星期四),主讲人:长治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尉永太。
尉永太,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长治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泌尿外科工作20年,先后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修学习,曾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发表10 余篇医学论文,是长治市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山西省男科性医学委员会委员。擅长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及男科各种疾患,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诊治。
来源:薛茜、杨洋
广告热线:2027115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