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煤都”到“绿都”,朔州市正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2024-12-02 20:27 1747


图片

12月2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 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四场新闻发布会,朔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了近年来朔州市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取得的成果。


图片

“我们一手抓‘治煤’,大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全市域77万户群众基本实现以‘热电联供’为主的清洁取暖全覆盖。一手抓‘降尘’,统筹推进工地、道路、裸地、堆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扬尘‘五尘’同治,持续开展涉煤企业整治,加快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现产煤区看不到露天散煤。”朔州市常委、副市长刘亮介绍,今年1—11月,朔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88,同比下降1.5%;优良天数为281天,同比增加8天;特别是PM10平均浓度为67μg/m3,同比下降9.5%;空气质量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近年来,朔州市以“长治久清”为目标,全面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进京畿”,加快实施16项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51个乡镇及农村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高标准完成,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全市水环境质量向“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目标迈进。
此外,朔州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每年以30万亩的速度推进国土绿化,怀仁市、右玉县实现全域绿化,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47.8%。右玉县“70多年治沙造林与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荣获“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为2024年全球唯一获得该奖项“杰出成就类”的县域。
朔州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近年来,朔州市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发电620亿度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朔州市积极探索“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绿色发展新路径,目前,全市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产品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
下一步,朔州市将继续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保卫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奋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高地,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山西云媒体

图片

图片


声明:在长治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联系我们审核处理。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04320038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4120190009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czqmt2018@163.com

相关新闻

阳泉“萌蛇”花馍飘香上市

12.02 1609

今日辟谣(2024年12月2日)

12.02 1429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谱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篇章

12.02 1553

在长治

为长治人定制的APP

打开APP